若有战,召必回!离队40天的他响应组织号召,立即归队

离队40天后,北部战区陆军某旅军转干部王晓峰响应组织号召,立即归队——

重返军营的前前后后

■解放军报记者 刘建伟 宋子洵 通讯员 刘星楠

训练间隙,王晓峰(右二)为战炮班纠正协同考核中暴露的问题。 刘星楠摄

退役命令下来的那一天,文书在训练场找到了王晓峰

一天下午,文书找到北部战区陆军某旅信息保障科科长王晓峰时,他正躺在某型远火装备下面干得正欢。

“命令下来了?”

“下来了。”

接过退役命令,王晓峰沉默了一会,从装备下面钻了出来。

“就这么离开了?”尽管心里早有准备,可当退役命令真正来临时,王晓峰的心里还是有些落寞。

落寞之后的下一秒,他在心头快速闪过自己还没有完成的工作:和侦察无人机的战术协同还没进行实案演练,弹药保障方案还没有到实地进行论证……

40岁,已经达到营职军官的最高服役年龄;半月板损伤,不能承受剧烈运动……年初,王晓峰被旅里列入转业干部名单。

档案审核、工资结算、关系转隶……递交转业申请的军官,一个个都开始着手退役后的安排,为将来做打算。唯一没有进入状态的,似乎就剩下了王晓峰。

“前楼的老钱,还有我们单位王姐她爱人都是今年转业,他们一个星期前就回家了,咋就你特殊?”平日里怕影响王晓峰工作,妻子刘晓华总不敢打扰他。可看着别的军嫂,不少都迎回了待转业的丈夫,她还是忍不住拨通了电话。

“今年接到的是全新任务课题,你就再让我待几天吧,爸妈那边先替我瞒一下。”电话打了一上午才接通,原本想抱怨的刘晓华,听了丈夫这番话,心一下子软了下来。

“算了,能多待几天就让他多待几天吧。”挂断电话,刘晓华转身又开始忙活起家里的事来。

此刻,千里之外的王晓峰正在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。离别之际,他牵挂着“手里正忙着的那些活”:和其他新质作战力量一样,远程火箭炮的训练领域不少是空白,一旦有突破,就可能会是“首次”。

和时间的一次次赛跑中,王晓峰经常跑赢,在一次次“一穷二白”中打造出一个个“首次”。当然,偶尔他也跑输过。那时候王晓峰总喜欢拉上战士们,一起聊聊失利的原因。

这一次,王晓峰比以往要焦虑。眼看着要离开军营,可研究课题仅仅才定下方案,部队行动预案、目标打击方法都还没有着落……

不放心,王晓峰把骨干集合到一起,就像他往常休假前一样,尽可能多地布置自己的规划和设想。

前期,他的工作虽然已经交接完,但几天跟踪论证下来,王晓峰对下一步工作又有了新思路。

此刻,前来开会的人都知道,王晓峰这一走,可能就再也回不来了。

“只有把最后一班岗站好,才能在离岗时更加理解和热爱这份强军事业!”这是四级军士长王权利去年离队时对王晓峰说的话。

几个月前,王晓峰就知道自己到了要离开的时候了,可他压根不想走,离开后的生活他从来没有考虑和盘算过。

回到宿舍,收拾行囊。跟往常一样,王晓峰将迷彩服装进了行李箱,以备单位临时有任务召回时能立刻赶回来。可转念他又意识到,以后应该都不会再有机会被召回了。

在床边坐了几分钟,他还是把迷彩服塞了进去,又把两枚领花装进自己的口袋里。

登上离队的大巴,视野里熟悉的营房渐渐模糊。泪水在眼角不住地打转,王晓峰心里一直重复着一句话:“若有战,召必回!”

离队后的日子里,王晓峰都在干什么

“做家务、带娃、找工作……”电话里得知王晓峰即将到家,妻子刘晓华的心情很轻快,早早地为他制订了后续的“工作”安排。

高铁上,听到广播里列车员报站的声音,王晓峰下意识地把手伸进衣服口袋,攥住了那两枚领花,心中五味杂陈。

回家第一件事,首先给家人做一顿饭。王晓峰拿出炊事班学来的手艺,做了一桌香喷喷的饭菜。

“爸爸,你这次回来能待多久啊?”饭桌上,儿子王浩然随口问道。

“嗯……这次回来,就再也不走啦。”迟疑了几秒钟,王晓峰说出了答案。

听到这个消息从父亲的嘴里亲口说出来,儿子欣喜不已。看着儿子高兴得直跳,低头再看一看3岁的小女儿,王晓峰一时间百感交集。

对于家人的亏欠,王晓峰从不辩解。20年的军旅生涯里,他从不亏欠别人,却唯独还不清家里的“债”。

“这次回家,得好好陪伴家人。”王晓峰决定趁着妻子和孩子上班上学的时间,为他们挑选一份礼物,给他们一个惊喜。

他为妻子买了一个手提包,又给儿子买了一双滑冰鞋,给小女儿买了一套新衣服。

拎着礼物走在回家的路上,王晓峰还信心满满,感觉肯定会得到妻子孩子“大大的表扬”,谁知竟遭到了“嫌弃”。

“这么老土的款式!”妻子笑着对他说,“再难看我也会背一下。”

同样令他没想到的是儿子浩然的反应,他不是一直想要一双滑冰鞋吗?王晓峰不知道的是,小浩然早在去年生日时就已经收到了舅舅送的新式平衡车。

“和滑冰鞋相比,我更喜欢你带回来的坦克和大炮。”王浩然的这句话,让王晓峰感到欣慰。

以往休假回家,王晓峰不仅要给儿子带些武器模型当礼物,还会给儿子讲他和这些模型背后的故事。

部队训练现在进展如何了?有没有碰到了跨不过去的坎?离队没过几天,王晓峰拿着涂料,开始给家里的武器模型重新喷漆。

“这是在去年比赛中发现的新式迷彩色,我想在武器模型上试一试,如果效果好,我就把模型寄回部队去。”面对妻子的诘问,王晓峰感觉自己解释的时候明显底气不足。可他还是控制不住地想要去做这件事。

儿童节这天,王晓峰早早地开车载着全家来到了游乐场。车刚一停稳,两个孩子便跑向售票处。正要下车,王晓峰感觉手机在不停振动。掏出手机一看,不是别人,正是和自己关系最要好的副旅长乔飞。

“这个时间旅交班会应该刚结束。”看了看手表,王晓峰料想肯定有大事。接起电话,那边的乔飞似乎比自己更着急。

实弹射击,王晓峰(右二)和官兵检验目标分火系统实战效果。刘星楠摄

“演习的正式通知下来了,今年的任务比往年重,我们有几个技术难题解决不了,我准备向首长建议临时把你请回来,可能要走半年,你抓紧做决定,我最多给你两天时间。”电话那边,乔飞的声音似乎没有更多商量的余地。

电话这边,王晓峰也没打算拒绝,第一时间答应了下来。

回到家后,王晓峰接到了老同学的电话:之前商量合作开奶茶店的事情有了眉目,等到一个商铺空出来,需要抓紧签租赁合同。

开奶茶店是妻子一直以来的心愿。回到部队工作则是他自己的想法,虽然这一走又是离家半年,可他还是想回去。

再次陷入两难境地,王晓峰鼓了好几次勇气,才终于张开口试探妻子的意见。

“如果不去,就一门心思在家当个好父亲;确定要走,就踏踏实实好好干,别让自己后悔。”夫妻情深,妻子刘晓华知道,如果硬拦着不让丈夫去,他会遗憾半辈子。

从退出现役回家,再到返营归队,王晓峰在家只待了40天。

无论部队是否召回、何时召回,他都做好了随时回归的准备

返营的日子越来越近,除了包办所有家务,王晓峰还额外给家人包了半冰箱的饺子。

“爸妈,晓峰要走了!”和每次休假归队一样,吃过早饭,妻子刘晓华叫上爸妈一起为王晓峰送行。

在家的40天,对于刘晓华来说,幸福的感觉就像新婚度蜜月一般。

在她的印象里,上一个40天还是两人领结婚证那年,请了婚假一起去拍婚纱照,去外地度了蜜月。那次过后,王晓峰每次一走就是小半年,而这次离开的时间可能更长……

返程的火车上,王晓峰为自己留下那套迷彩服感到庆幸:这样就不用折腾找衣服啦!

“若有战,召必回!”反复回想这句话,王晓峰内心颇不平静,以前都是在电视剧里看到类似的剧情,没想到在自己身上发生了。

回到熟悉的旅里驻训地,来到熟悉的帐篷里,王晓峰见到了编制调整后出现在机关的新面孔。他叫不上这些人的名字,可这些人却都认识他。

对于王晓峰的归来,战友们并不感到意外。了解他的人都知道,遇到这种情况,他一定会回来。

“除了专业指导,王科长还教会了我敬业和专注。”侦察参谋马天德说。

接下来的日子里,王晓峰每天都和官兵们一起扎进装备做实验、钻到车下核对数据,迷彩服上一把汗一把油。

“虽然个别数据通过现场量取要比仪表盘更准确,但也不用事事都亲力亲为吧?”大家都觉得,作为一名返回军营的老同志,王晓峰没必要这么拼。

一次训练,副营长鲍兴趁着四下无人,劝王晓峰停下来好好休息。王晓峰却摇摇头:“这事急啊,时间不等人,咱得抓紧干。”

王晓峰回到驻训地后没多久,课题演练就遇到更大的挑战:打击目标分布范围广、活动面积大、移动速度快……

“这是个全新课题,之前没人研究过,也没有理论成果可以借鉴。”议训会上,大家把目光又一次投向了王晓峰。

“我们需要设计一款软件。”没有十足的把握,王晓峰欲言又止。

这是前所未有的挑战。实现了,功成名就;失败了,颜面扫地,过去的荣耀和光环都将化为泡影。

最终,王晓峰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构想。在和火炮厂家沟通需求的同时,王晓峰每天盯在指挥车上,反复比对每一次接收的目标数据和火力诸元,从中寻求速度最快、解算最稳定的分火方案。

马上就要到软件安装测试的日子,大家都很紧张,王晓峰的心里却很坦然。在他看来,即使失败,也做好了重新开始的准备。

2024-04-30 10:08 点击量:63